在醫(yī)療領域,三腔雙囊胃管是一種多功能且高效的醫(yī)療設備,被廣泛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止血、胃腸減壓、營養(yǎng)支持和給藥等多種治療場景。本文將詳細介紹三腔雙囊胃管的使用方法,以便醫(yī)護人員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一設備。
一、設備概述
三腔雙囊胃管由三個獨立的腔室和兩個氣囊組成。三個腔室分別用于輸送營養(yǎng)、抽取胃液和進行特殊醫(yī)療操作,而兩個氣囊則用于固定胃管位置并壓迫出血部位。這種設計使得三腔雙囊胃管在醫(yī)療應用中更加全面和靈活。
二、使用方法
術前準備
了解患者情況:在插管前,醫(yī)護人員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、病情及身體狀況,評估插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。
患者溝通:向患者或家屬解釋插管的目的、方法和可能的風險,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。
鼻腔檢查:檢查患者的鼻腔,確保沒有鼻息肉、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偏曲等異常情況,選擇鼻腔較大側進行插管。
器械準備:準備好三腔雙囊胃管、注射器、止血鉗、治療盤、無菌紗布、液體石蠟、砂袋(或鹽水瓶)、血壓表、繃帶和寬膠布等所需器械和材料。
操作過程
洗手與防護:醫(yī)護人員需要洗手并戴上口罩和帽子,確保操作過程中的無菌和清潔。
檢查胃管:認真檢查三腔雙囊胃管的氣囊是否松脫、漏氣,充氣后膨脹是否均勻,以及通向食管囊、胃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暢。同時,找到管壁上45cm、60cm、65cm三處的標記及三腔通道的外口。
患者準備:協(xié)助患者取半臥位或坐位,清潔鼻腔,并用丁卡因噴霧器進行咽喉部噴霧,以達到表面麻醉作用。對于躁動不安或不合作的患者,可肌肉注射安定5~10mg。
插管:將三腔雙囊胃管前端及氣囊表面涂以液體石蠟,然后從患者鼻腔緩慢插入。當胃管到達咽部時,囑患者做吞咽動作,使胃管順利送入至65cm標記處。此時,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內(nèi)容物,表示管端已至幽門。
胃囊充氣:用注射器先向胃氣囊注入空氣250~300ml(囊內(nèi)壓5.33~6.67kPa即40~50mmHg),使胃氣囊充氣。然后用血管鉗將此管腔鉗住,并將三腔管向外牽拉,直至感覺有中等度彈性阻力時,表示胃氣囊已壓于胃底部。再用砂袋通過滑車持續(xù)牽引三腔管,以達到充分壓迫之目的。
食管囊充氣:如經(jīng)觀察仍未能壓迫止血者,再向食管囊內(nèi)注入空氣100~200ml(囊內(nèi)壓4~5.33kPa即30~40mmHg),然后鉗住此管腔,以直接壓迫食管下段的曲張靜脈。
觀察與護理
定時抽吸:定時由胃管內(nèi)抽吸胃內(nèi)容物,以觀察有否繼續(xù)出血,并可自胃管進行鼻飼和有關治療。
壓力監(jiān)測:每2~3小時檢查氣囊內(nèi)壓力一次,如壓力不足應及時注氣增壓。
出血觀察:置管期間要嚴密觀察氣囊有無漏氣和滑出,并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出血情況。
拔管
拔管前準備:出血停止24小時后,取下牽引砂袋并將食管氣囊和胃氣囊放氣。繼續(xù)留置于胃內(nèi)觀察24小時,如未再出血,可囑病人口服液體石蠟15~20ml。
拔管操作:抽盡雙囊氣體,緩緩將三腔管拔出。拔管時也要小心操作,避免對患者造成不適。
三、注意事項
操作前準備: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,爭取其配合。同時,確保操作手法溫柔,避免咽腔及食道撕裂傷。
插管深度:三腔雙囊胃管下至咽腔時,要讓患者做吞咽動作,以免誤入氣管造成窒息。
氣囊壓力:在充氣過程中,要嚴格控制氣囊內(nèi)的壓力,避免過高或過低導致治療失敗或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。
拔管時機:拔管前要確保出血已完全停止,并遵循醫(yī)囑進行拔管操作。
四、總結
三腔雙囊胃管在醫(yī)療護理中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通過正確的操作方法和細致的護理,可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療效果。醫(yī)護人員應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,并在實際應用中不斷總結經(jīng)驗,以提高治療水平和患者滿意度。
151-8989-6363